首页»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

庄 辉 教授(院士)

clip_image002.jpg

庄  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53.09-1954.07  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

1954.09-1955.07  北京外语学院

1955.09-1961.07  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


工作经历

1961.09-1962.12 中山医学院 助教

1963.01-1979.12 北京医学院 助教

1980.01-1985.08 北京医科大学 讲师

1985.09-1988.08 北京医科大学 副教授

1988.9-1989.4     北京医科大学 教授

1989.05-1992.09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院长

1992.10-1995.11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

1995.12-2000.1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系 教授、系主任

2000.02-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系 教授

1980.03-1982.6   澳大利亚Fairfield医院病毒科 访问学者

1991.05-1991.08 日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 客座教授

1993.02-1993.08 澳大利亚Fairfield医院病毒科 访问学者

1999.07-1999.12 澳大利亚西北医学中心 访问学者

1961.09-1962.12 中山医学院 助教

1963.01-1979.12 北京医学院 助教

1980.01-1985.08 北京医科大学 讲师

1985.09-1988.08 北京医科大学 副教授

1988.9-1989.4     北京医科大学 教授

1989.05-1992.09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院长

1992.10-1995.11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995.12-2000.1   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系

2000.02-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系


国际交流

1980.03-1982.6   澳大利亚Fairfield医院病毒科 访问学者

1991.05-1991.08 日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 客座教授

1993.02-1993.08 澳大利亚Fairfield医院病毒科 访问学者

1999.07-1999.12 澳大利亚西北医学中心 访问学者


学术服务及获奖

兼任亚太区消灭病毒性肝炎联盟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中国病毒病杂志》和《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主编等职。


科研项目

曾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课题、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中比和中日科研合作课题 (中方主持人) 等。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首先报告并经免疫电镜和基因测序证实我国存在流行性和散发型戊型肝炎;在国内首先建立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猕猴动物模型;研制成功“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条”,获新药证书,保护期分别为2年和8年;首次从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证实我国单采浆供血员中存在丙型肝炎流行,与单采浆过程中交叉污染有关,采取相应措施后控制了流行;首先从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感染证实我国存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北京市有关单位协作研究,提出了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最佳免疫策略,并研制成功甲型和丁型肝炎诊断试剂盒,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新药证书3项,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5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以及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础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以及中华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和上海市科学普及奖二等奖各1项。2024年获亚太肝病学会Okuda-Omata突出贡献奖。